2)第三五二章 天元逼并边角腾(十二)_战国野心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述古。儒家守旧,因而必然不作。先生既说‘尧善治,自今在诸古也。自古在之今,则尧不能治也’,那么墨家就不得不作。”

  孔子述而不作,这作的意思,便是变革、革命。

  述而不作,意为将古人的智慧心得加以陈述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。不作就是不变革、不加入自己的理解。

  这与墨家就截然不同。

  儒墨两家,都称赞上古圣王,但是墨家却认定‘尧善治,自今在诸古也。自古在之今,则尧不能治也’。

  认为古时圣王的“仁”之心,爱天下,可以学,可以称赞。

  但是古时圣王的“义”,是不可以治理现在的天下的。

  适知道墨子一生都在非儒,说完这些后,忍不住讲了一个后世非儒的笑话,说道:“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,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’。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?”

  墨子闻言大笑,说道:“正是这样的道理啊。儒生刻舟而求剑,不能够治理天下啊。尧的政义,放在此时都不能算作善政,儒生的那些道义难道是可以治理天下的吗?”

  笑语中,又咳嗽了几声,低头翻看适送来的这一套编纂的《墨家精义》。

  他明白适的意思,自己将要死了,那么想要让墨家不出现儒家六分的情况,他这个墨家的创始人,就必须留下完整的理论,免得被人断章取义。

  昔年鲁襄公二十八年时,齐国崔子作乱,庆氏与卢氏联姻,有人就反对说:庆氏和卢氏都是姜氏的后裔,你怎么会娶同宗的庆姜为妻呢?

  卢氏之人回答说:“庆舍不避同宗,要把女儿嫁给我,我为什么要避开呢?就像有人截断《诗经》,只摘取自己需要的部分,来表达自己的意思。我也只取我所想要的,管什么同宗不同宗呢?

  断章取义之事,早已有之,墨子也深知儒家如今六分的缘故,因此很在意手中的这一卷书册。

  本来,适作为书秘吏,就是整理巨子言论的。这是几年前书秘吏这个职位初创之时就定下来的。

  书秘吏那边一直在整理,适也没有放松,才有了现在墨子看到的这一册《墨家精义》。

  他翻阅了一下,发现这一套书整体分为三个部分。

  第一部分,算是他的日常言论,由一些弟子们回忆后,书秘吏整理出来,体裁类似于《论语》,又有点像是《战国策》,可以说是墨子生平的言论,也可以说是一些墨子和其余学派辩论的样板。

  第一部分细分下来,一共几册。

  适按照论语的篇目习惯,将开篇的前两个字作为标题。

  《耕柱》、《公孟》、《贵义》、《鲁问》、《公输》这五篇都是原本就存在的。

  不过除了这五篇之外,还有另外两篇。

  一篇取开篇前两个字,是《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