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一二章 岁月无情天地焕(完)_战国野心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急忙用手赶走,问道:“先生,要不要喝些水?”

  墨子没有回答,看着那只飞走的苍蝇,许久才用含混的声音说了声不。

  几声马蹄,墨子心想,这又是哪个弟子知道我要死了,来看我最后一面?在邳这边活动的是曹虔吧?是了,就是他,这小家伙是在我游历齐国的时候加入墨家的……和他一起加入的还有两人……一个死在了之前的守城中,一个死在了蜀地的热疾……

  我这一生,一共收了多少弟子呢?现如今活着的,还有多少?背叛了的,又有多少?

  在心头默默计算着,回忆着,一张张清晰的脸庞浮现在他脑海中,脸上再一次露出了微笑。

  车外的马蹄声越发的近,隐隐还能听到一些哭声,墨子暗叹一声道:“哭,是应该的。可我墨家节葬,节用,万万不要在我死后给我厚葬……”

  “可是,人死了,什么都做不了了,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听话。若真要说什么临终之言,也不说军事、更不谈政事。”

  “就说一句吧,我死之后,薄葬,守丧三日,哭过就算了。在我的坟茔上,种上两株枣树,若遇饥荒,这枣子也能充饥。万万不要种植松柏,虽然长青,却无甚用,不能利于天下,救民之三患……”

  胡思乱想中,车马停下,就听外面有人说了些什么。

  很快,几人靠近马车,说道:“先生,秦国传来消息。秦君在祭河伯的时候,被人刺杀。秦君年少,尚无子嗣,秦人宫廷大乱。”

  “谁人所杀,尚无消息。那人以剑格杀秦人二十余甲士,挟持秦君,让秦君盟誓废祭河伯之祀,释放了本为河伯妇的几个女童。随后引燃了身上的火药,与秦君一同炸死。”

  墨子张了张嘴,用含糊的话语说了几个字,身边照看的弟子仔细听了听,知道墨子说的是:“君子之勇,真义士也。”

  其实众人都知道,这是一场政治刺杀,但只凭最后那番废河伯之祭的话语,这一场肮脏的政治刺杀,终于有了些大义的味道,当如长虹贯日久传于世。

  外面的人等了片刻,又道:“先生,还有一封信,是胜绰写来给您的。”

  墨子想到这个叛出墨家的弟子,犹豫了片刻,终于示意念一念吧。

  “先生。商丘一别,已十余年。”

  “您收到这封信的时候,想来我已经和公子连入秦。”

  “此次入秦,或复位、或死,没有第三种可能。”

  “如果公子连复位,我已经说服他锐意变革,入秦复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止人殉。”

  “这难道不是有利于天下的吗?”

  “的确,我没有利天下之心,可是我依旧可以利天下啊。”

  “在适加入墨家之前,你一直想的,就是劝说诸侯君王,让他们行仁义之政,以利天下。这样看,其实我也做到了,不是吗?”

  “没有利天下之心,就真的不能利天下吗?”

  “或许,适那人会说,公子连止人殉,不过是为了增加人口,目的还是为了掠夺土地财富。又要说什么只要世卿贵族分封建制的制度不变,利天下就是空谈之类的话。”

  “他这样说,也对。可是,利天下这样的事,非要一次做完吗?”

  “按你的说法,从心内,我不是义士,因为我没有利天下之心,我这么做都是为了自己。”

  “可于身外,我确实让那些将要被殉葬的奴隶得以存活,有什么比活下来更让人感受到得利的呢?”

  “天下若想安定,一定要统一。列国纷争,一统天下,天下人就会得利。”

  “如今已经有了铁器、牛耕、垄作、良种……这一切,都足够让天下人过得更好,那又何必再改变别的?”

  “出仕为官,扶植一国,安定天下,同文同君,制定法度,天下人就足以得利,又何必说什么兼爱、平等、利天下之心?”

  “我……”

  读到这里,墨子以含糊的声音怒喝一声,制止了外面人继续读下去。

  “传告天下,我若死,胜绰等三十余叛墨,不得服丧!”

  …………

  周安王九年,墨翟卒于彭城。

  以寸薄棺葬于沛,无鼓乐,诸弟子服丧三日,即止。

  植枣二株于茔前,以备民饥。

  (第一卷,完)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