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四十二章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(八)_战国野心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践证明,只要手段得当,翻不起什么风浪。

  此外也是做个态度,我田和无所谓,但是我这一派的贵族、我有封地的儿子,都看着呢。

  你田剡现在希望政局立刻稳定下来防止墨家以此为借口兵抵临淄、民众暴乱,我田和现在虽然赢不了你,但是我能搅合的你不安宁。我当不了国君了,但是我死之前可以让我的儿子、我的亲信、我的部下们琢磨着叛乱。

  辩士对此早有准备,立刻唱到:“君上昔日曾以《棠棣》为训,求同族和睦、兄弟和乐。”

  “公子深以为然。”

  “正是:棠棣之华,鄂不韡韡,凡今之人,莫如兄弟。死丧之威,兄弟孔怀,原隰裒矣,兄弟求矣。脊令在原,兄弟急难,每有良朋,况也永叹。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辱,每有良朋,烝也无戎。丧乱既平,既安且宁,虽有兄弟,不如友生。”

  “天下的情感,最亲的还是同族啊。”

  “死丧之威,最能想到自己的,还是同族兄弟。”

  “兄弟关起门来争吵,可要是遇到了外面的欺辱,却要同心。”

  “将来安定的时候,或许亲族兄弟就不如朋友的感情好了,可真要出了事的时候,还是同族最可靠啊。”

  “如今墨家蛮横,如纵横中原的盗跖,这正是丧乱未平之时。”

  听上去这是在谈感情,实际上感情是没有用的,辩士说完了兄弟亲族的重要性,又道:“公子曾读史,每每读到晋献公时,桓、庄诸公子被夷族灭家事,尝抚卷长叹。晋分三家之祸,正是可以悲伤的故事啊。”

  其实要以史为鉴,也不用去找晋国,齐国的事也差不多,要不是五公子之乱,姜齐的势力无限内耗丧失殆尽,田氏如何能代齐?

  道理是一样的道理,总不好拿着田氏祖先的那些事来做比较。

  田和亦叹道:“这的确是值得悲伤的故事。兄弟若睦,晋若不分,何至于如今魏赵反目、蛮楚横行?”

  “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。能够信任的,终究还是田氏亲族。纵然有些恩怨,但比之无君无父的墨家,还是亲族更可以相信啊。”

  “他能够这样想,我的兄长可以欣慰了。我也欣慰于立他为太子,这是没有错的。”

  一听这话,辩士心中大喜,田和这话已经全然松口了,若不然田和应该说自己瞎了眼选了一个叛逆之贼做太子。

  既然选他为太子没有错,等同于这次叛乱没有错,也就等同于大家如今可以“兄弟阋于墙、外御其辱”,关上门谈谈田氏一族的利益如何防止被暴民分走。

  田和现在对自己的未来已经没有什么指望了。

  自己不可能被封出一邑作为食邑,田剡不敢,等待自己的可能就是终生的软禁,但比起饿死或者齐桓公那样蛆虫从窗户爬出去要强。

  姜齐的那座封邑,是因为姜齐一脉已经没人了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