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乱前夕(四)_战国野心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腰拾起那个板簧,用力一扳,果然需要力量,撒手之后,立刻弹直。

  那个方士道:“不论铜铁,要的是蓄力之能。莫说铜铁,就是用个小弩在上,以弩臂之力拉动弯钩擦动燧石,却还不是一样的道理?”

  胜绰不解道:“可是……天下铁匠都在尝试着用各种淬火的方式想要得到那百金……”

  “铜亦能蓄力为簧?”

  方士道:“先生有所不知。巴蜀以南,有夜郎国、且兰国,俱是夷狄。然而那里也有铜器,也曾有过交流。我曾见过一精巧之物,也是铜的,正可蓄力。”

  燧发枪的原理没有那么深奥,所差的只是一根合适的、有弹性的板簧。

  至于点火方式,化学若是飞速进步用弹簧的力量撞雷汞可以;用来擦燧石也一样。

  泗上早就有原始的燧发枪,只不过不在军中推广的原因就是打火率太低。而打火率太低的原因,就是材料不过关。

  这个时代,是属于工匠的,是工匠可以敲出来的。

  材料才是制约如今很多精巧器械不能制出来的根本原因。

  泗上墨家这一次却不是像是火药一样在隐瞒什么,而是因为适所谓从“两位隐士先生”那里看到的燧发枪的板簧真的就是钢铁的,他根本就没有往铜件去想。

  铜可以做蓄力的板簧,只不过适不知道。

  秦人也不知道,但是他们知道板簧需要的特点就是有足够的弹性,能够蓄力。

  至于大小、轻便、蓄力多少,那都是可以调节的,做不到百分百的发火率,做到一半也未必就不能用;做不到如此轻便,可放大一下部件也未必就不能用。

  这其中有诸多的巧合,也有诸多的必然。

  赢师隙自小颠沛流离,经历了政变、驱赶、流亡;眼睁睁地看着魏国崛起、夺走西河、变法革新;目睹着泗上墨家从数百士发展到数万士,更是亲眼见证了墨家的崛起;他的身边又有胜绰这样的叛墨……

  这一切,都让赢师隙心中对于“变革”二字极为看重,也正因如此,他才善于从各家的经验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。

  正如火药,他一直盯着,并且从人心上推断墨家明明能做天下最好的弩,却偏要用火枪,足见将来必是火药的时代。

  而板簧燧石发火枪所描绘的战法、战阵,更是他所看重的——那将更加适合开阡陌破井田的秦国变法,征召的士卒只需要学习一种武器的使用,而不再需要分成许多种不同的步卒。

  这是前提。

  而方士所言的“夜郎、且兰”等小邦国,在巴蜀以南,而秦国早就和蜀国围绕着汉中打了几十年,与巴蜀有极多的交流。

  夜郎、且兰等国,只是此时对于云贵地区的小邦国的一种称呼,都算是百濮。

  再怎么说,武王伐纣的时候,百濮也是参与了盟誓的邦国。

  在泗上墨家出现之前,这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