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六十九章 双辕单马孑人立(中)_战国野心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聚集到这一处墨者的守城器械作坊中分工协作。

  他们上午跟随斧矩斤交流各自的技艺,下午便一同忙碌,各有分工制作辐条、轮毂、车轴等。

  里面生着火,用蒸汽或是高温将那些木材烤弯,作为车轮的部件。

  里面热火朝天的不只是温度,更有众人的气氛。

  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,完成的军赋数量已经远超每人十五天所能制作的,又有墨子这样的木器国手在这,学到的东西也不少。

  这半个月的时间,墨子、斧矩斤以及一些学木工的墨者,已经将小水排的模型做了出来。

  由适解决曲柄、连杆和皮带传动问题,剩下的水轮、卧轮、旋鼓等部件在这样的木匠手中根本不是难事。

  水排不过是汉光武帝时的杜诗创造,距离此时并无不可逾越的技术代差。

  原理就是利用水流驱动卧轮旋转,再带动小轮,利用曲柄和连杆将旋转运动变为横向往复运动。

  改动连杆机构,便既可以用来推磨,将来也可以直接用来拉动风箱鼓风。这是动力系统,至于连接什么样的水力机械,那就是以后的事。

  前天已经在城外的一处不冻的溪流处试过,效果良好,用来推动磨盘建造水力磨坊并无问题。

  模型变为实物还需要继续尝试,可是具体方向和原理弄清楚后,再做也就不是难事。

  做出来这件事物后,墨子极为高兴,据那些跟随墨子已久的弟子说,竟比许多年前与公输班比斗时候还要高兴。

  或许在墨子看来,这是大利于人之物。他又是最专业的木工,为了守城又经常制作风箱皮橐,哪里不知道这东西可以用在冶炼上?

  高兴过之后,墨子又琢磨起适说的两样小巧的东西,更是在墨子看来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事物,只是没人想起罢了。

  一是双辕马车。二是独轮车。

  此时的马车都是单辕的。前面的扼与挽具是个T字形,马必须成双对,在T字形的两侧,靠中间的横杆拉动后面的马车。

  马车最早是出于战争需要,所以需要多马拉动。另则春秋时候生产力不足,有马车的都有的是牛马,不差这一匹,寻常人家也没有牛马。

  但现在许多商贾、工匠、靠近城市的农夫也需要一些马车牛车,越简单越好,他们多用不起两匹马以上的马车。

  独轮车,方便在商丘这样的冲击平原上使用。

  用不起马车牛车的人,在城内推着独轮车也可以省却许多力气,造价又不贵,没有轴承全靠干磨轴,这东西多了城市才有城市该有的吱吱呀呀的动静。

  将来若是逃荒,或是迁徙,有独轮车也算是附近今后的黄泛区特有的悲惨情景。

  适是但愿这独轮车出现后,只利于人,而不再成为那些悲惨记忆中的不可或缺之物。

  墨子倒是已经懒得再夸奖适的奇思妙想,甚至连此物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