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五十五章 战略与战术(下)_战国野心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泗上中央要负责的,既然上面认为对我们有利,那么这件事我看上面已经有了想法。我们就是将我们讨论的利、弊,总结在一起,以备有些不能够考虑到的地方,递交上去即可。”

  说到底,这个话题又绕回了制度和内政上。

  六指的意思就是,既然我们五万人不能够一边野战一边保证后勤绕开边境的城邑,那么十万人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。至于如何维持十万人,那是泗上中央要考虑的,和军队无关。

  军队要做的,就是在这个战略构思之下,能够做到野战获胜、迅速攻城,完成一个六个月为周期的作战目标。

  这一切的一切,最终又绕回到了砀山城上。

  泗上经常演练攻城,但是却没有实战过攻取新式的城邑,砀山就是一次检验。

  如果能够在一个月内攻下,那么所有的战略都可以实施。

  如果不能够在一个月内攻下砀山,那么三个月攻下临淄之类的想法,也就被证明是不现实的,整个的战略构想都需要转变。

  无论如何,各国的使节参观团参观这件事,都意义重大。

  一个月内攻下砀山,必然会把各国拖入修筑城邑城防的军备竞赛,以及促使各国变法建设常备军、改革军制、改革惩罚、背弃周礼的筑城条例,因为不变就要死。

  一个月内攻不下砀山,泗上就要开始做好防御的准备,如果泗上义师的主力都攻不下砀山,那么各国诸侯想要攻破防守体系更为森严、炮兵数量更多的沛邑、彭城、以及陶丘以南的筑垒区,那就是痴人说梦,同样会把战争控制在宋国的范围之内,成为一场标准的外线干涉战争,而且以野战为主。

  军中这些人又讨论了一会后,便将讨论出来的利弊汇总,到时候会递交上面。

  随后,便由参谋长做了一下如今的敌前态势的报告。

  因为以一个月为假想时间,所以无需考虑野战和各国干涉,整个战役都会围绕着砀山打响。

  砀山城不是很大,皇父钺翎铁了心要死守砀山。

  而且因为诸侯干涉的可能,使得他不需要考虑长期的围城战,只需要坚持半年即可。

  所以粮食问题也就不是问题,而军中贵族也确信诸侯必然干涉,困守孤城也不会士气彻底崩溃。

  之前外线的拔除和清扫,使得砀山已经成为一座孤城,一共集中了大约一万五千士卒,以及一万多缺乏训练的农夫壮丁。

  七门火炮,以及很是坚固的城防体系。

  泗上这边,沛邑军团和彭城军团合兵之后,因为砀山距离彭城不过百里,而且因为之前的石灰贸易,修缮过道路和一些运河,后勤运输也不需要考虑。

  两个军团作为泗上的绝对主力,可以参加这次围城的,一共有七个主力步卒师,五万人。

  各种铜炮八十多门,两个专业挖坑的工兵旅,以及可以动员帮着挖坑和运送石头柴草的两万二线退役士卒。

  不算炮兵的对比,真正有战斗力的步卒对比大约是五比一到六比一。

  短期看,天气也不错,至少这几天看起来也没有阴雨天。

  按照以往演习的经验,新式攻城法只要能够保证炮兵占优、工兵优良、步卒五比一的比例,足以在一个月内攻下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