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五十八章 砀山围城战(三)_战国野心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得挖地穴到地基的计划事倍功半。

  他也是考虑到了义师的炮兵优势,如何将这个优势发挥出来,扬长避短,这便是一方主帅所要考虑的问题。

  看了看炮兵指挥官的计划草案,六指点点头,以示认同。

  泗上攻城法的整体思路从未改变,就是依靠之字形的土木作业壕沟,接近于城墙。

  利用炮兵的优势,猛攻一点,隐蔽出击,一举拿下一个凸角,那么整个城邑的防线就会崩溃。

  因为这是砀山城,而不是砀山堡垒,并没有二重堡垒建筑在城中,所以边角就是最大的弱点。

  之字形的壕沟战术,在之前几次攻城战中都发挥的淋漓尽致,城中不可能没有防备。

  但这种战术的流氓之处,就在于只要攻城一方炮兵占优、有熟练的工兵,就算城中知道外面的战术也无可奈何。

  说是之字形壕沟战术,实际上也可以称之为平行壕战术。

  以城邑城墙为点,最短的距离必然是和城墙垂直的垂线。

  但是,这种垂线会在守城一方的炮兵笼罩之下,会给攻城一方极大的损失。

  之字形壕沟的优势,就是用和城墙平行线为锐角的壕沟,靠这个壕沟的正弦慢慢接近城墙。

  城上的炮兵对于在壕沟中运动的士卒没有威胁,因为和城墙成锐角,在城墙上的炮兵看来,就像是一道平行于城墙的线,铜炮对于壕沟内的人无法打击。

  但因为之字形锐角的存在,实际上整个壕沟是不断接近城墙的,一旦接近到城墙三五十步之内,就可以派出先登营猛攻,使得最危险的距离城墙二百步到五十步的距离形容虚设。

  先登营,是各国诸侯和泗上的叫法,也有称之为掷弹兵的,或者以往在墨家体系内叫备城门之士,其实都差不多。

  他们装备有火枪和铁雷,有些人甚至不配火枪只带短剑和铁雷,算是步卒中最精锐的部队,大多数都是些挑选出来的壮汉。

  只要他们能够接近城墙,一两次猛攻就可以登城。

  想要应对这种“猥琐且流氓”的攻城方式,其实也很简单:派出野战部队出城,毁掉辛辛苦苦挖掘的壕沟;要么就是炮兵占据优势,毁掉攻城部队的炮兵。

  可方法简单,做起来却难。

  如果野战可以获胜,干嘛还要依靠守城呢?

  因而这种战术在这个时代的围城体系下,机会可以算得上是攻无不克,而且经过“科学”的计算,只要步卒数量是守城方的五倍、炮兵是守城方的两倍,便可以保证能够在一个月内攻下一座火药时代的棱角堡垒。

  天下的局势发展到这一步,比拼的不再是双方勇士的勇武,而是在比拼双方的施政水平。

  谁能有钱造出更多的铜炮。

  谁能有能力在保证国内不崩溃的前提下动员更多的部队。

  谁的识字人口多。

  谁的数学九数几何更好。

  谁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