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二十二章 军改_战国野心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兵制先河的。

  那时候魏国四面扩张,每一次扩张便意味着土地、人口,便意味着可以让军功转化为实在的利益。

  三十年前,魏武卒们都还年轻,一旦被选拔,整日脱产训练,真的是可以做到一个打五个农兵的。

  一个新被选中的魏武卒,家中有足够的土地,家中的兄弟父母不需要服役,只需要在家耕种,家里的一切都是从军之人赚来的。

  一些立下了军功的,还能有奴婢隶农,从而使得家庭可以养得起一个真正的脱产士兵。

  除了军中发的兵器、弩箭等,自己还可以购买更好的皮甲、自备驼载货物的马匹。

  那时候没有火器,没有火药,甚至劲弩都少见。

  那时候弓手还是以村社的乡射制度选拔出来的,各国的弓手数量都不多,秦国还在用古旧的战车。

  脱产训练的武卒防守反击和结阵冲击,无人可挡。

  然而,三十年后,种种问题开始显现。

  越来越多的脱产武卒老了,老了之后让儿子接任,战斗力就难免下滑。

  魏国二十年打了三四场大战,战战皆败,根本没有多余的土地和人口奖励军功。

  泗上的火药和火器改变了天下的局势,青铜车战时代无敌天下的武卒,在新时代下已经落伍。

  一个秦人的火枪手,可能只是一个训练了一年的农夫,一样可以用简单的手段打死一名脱产训练了二十年的武卒。

  火药的出现,在三十年前拉近了泗上那群农夫和脱产的士阶层在武力上的差距。

  放到西河,也是一样。

  这些新兴的军事自耕农或者叫军功小地主太昂贵了,都是冷兵器的时候整日训练的优势太大,一辈子服役和那种平时训练几日战时征召的农兵大不相同。

  可现在,一名武卒的开销足够供养四五名征召起来编练军阵的士卒,而四五名手持火铳列阵对射的士卒是可以胜过武卒许多的。

  魏国没有强制分家,武卒的待遇是按照家庭计算的。

  所以魏国经常会有一些十几口人的大家庭。

  这种十几口人的大家庭因为供养出了一名武卒,所以他们不需要缴纳赋税和劳役,大约四名青壮男性受庇于做武卒的兄弟,带领依靠战功和战利品换来的隶农奴婢在土地上耕作。

  一旦成为武卒,不需要服劳役,单单是这一点,就比普通家庭要强许多,劳役会毁掉一个自耕农家庭,而有人服劳役有人不服劳役则是土地兼并的最佳手段。

 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,当年的那批老武卒,哪一个家里不是七八百亩土地,七八个隶农,十几个家人。

  除了这些之外,一名武卒身上的武器、衣甲、粮食等,又需要大约两名青壮劳力在后方。

  当年的变法,变得不彻底,导致了现在魏国内部旧贵族腐朽不堪用、而新锐的武卒也开始成为了利益集团不能轻动,这就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